“这些业外巨头的进入,从长远来看对中国农机行业是一件好事!”
过去的一年中,洪暹国的心情有些复杂。
作为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有两件事情格外的牵动着他的思绪。其一就是中国的高端农机市场基本被外企垄断;其二就是像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为数众多的业外巨头杀入了农机行业。
外企为什么能够垄断高端市场?这些业外巨头缘何衷爱农机行业?为什么又说高端突围将寄望于它们?
就让我们先从第一件事情说起。
外企垄断高端市场
2013年7月,德国农机巨头CLASS集团借收购山东金亿机械85%的股权,向外界宣告了这样一个信息:我们要奋起直追,在中国动真格的啦!
其实,在跨国农机巨头中,CLASS还真属于“行动缓慢”的一个。在其之前,像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爱科、赛迈道依茨-法尔、久保田等早已通过独资或合资的方式在中国完成了生产布局。
“中国高端农机市场有着丰厚的利润诱惑,外企基本垄断了这一市场。”洪暹国心情有些沉重地对《中国机电工业》说道,“像喂入量每秒八公斤以上的收割机、20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采棉机、水稻收割机、甘蔗机、喷药机、高端农机具等高端农机市场的90%都被外企垄断。”
洪暹国的心情之所以沉重,还在于中国传统本土农机企业与这些跨国巨头们差距实在太大、短期难以突围。“在不少高端农机上,技术差距在30~40年之间。”
工信部在《农机工业发展规划2011~2015》中也作出了类似的表述:我国生产的多数农机产品的主要技术性能、产品可靠性以及产品结构等指标,相当一部分只达到经济发达国家同类产品20世纪70年代水平,少部分产品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技术水平,个别产品达到20世纪末期国际技术水平。尤其是在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方面差距更为明显。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在洪暹国看来,过去我国更多的都是“一人一亩三分地”的小农经济。因此“企业研发和生产方向都是以小的田间作业机械为主。”
而如今,随着城镇化的进展以及土地的流转,以大型、智能、精准为方向的高端农机需求迅速增加。“我们的传统农机企业却没有及时跟上这一转变。”洪暹国说道。
除此之外,在洪暹国看来,还有两个因素造成了这种差距。其一就是人才的配套不足。“从整个体系来看,我们的人才还很匮乏。我们在国外看到的产品,本土企业可能都很难想出来,更别提去做了。”
其二,与一般装备制造相比,我国的农机装备制造水平明显要落后很多。“我国农业装备制造水平尚不能支撑高端农机的生产和研发。”
另一件让洪暹国心情颇为沉重的事情就是,现有的农机补贴政策没有很好的激励企业去投入研发。据介绍,现有的农机补贴政策要求新产品只有在市场推广三年之后才有资格进入补贴的目录。“企业都想去抢补贴,进而主要生产过去的老款产品。在研发新产品、技术改造等方面就会受到一定的抑制。”
不仅如此,在洪暹国看来,与跨国企业相比,本土企业的发展起点低。因此,他也希望农机补贴政策能够对中国本土企业有所倾斜。然而,现有的补贴政策对本土企业却没有任何优惠。而且,作为高端产品,国外品牌实际上分去了补贴中的一大块蛋糕。
另外,正如工信部在上述报告中所描述的那样,我国农机企业总体上来说是低水平重复制造严重、企业组织结构散乱、大企业不强、小企业不专。在这样的背景下,洪暹国忧虑的是,本土农机企业该如何实现高端突围呢?
业外巨头或有惊喜
2013年的一天,三一重工的有关负责人拜访了洪暹国。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农机行业总产值已经由2005年的1083.29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3382.4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0%。这在装备制造业中无疑是一枝独秀。
另外,自2004年中央财政安排7000万元补贴资金之后,2005年~2012年,中央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更是呈几何级数增长,从2005年的3亿元到去年的215亿元,九年间共计744.7亿元。
正是看好农机行业的发展前景,这家工程机械大佬有了进军农机领域的意愿。此次专门登门拜访洪暹国,就是为了解更多情况。
事实上,除了三一重工之外,在过去的一年里,为数众多的业外企业纷纷有意进军农机行业。这其中还包括工程机械行业的中联重科、发动机领域的江淮动力和潍柴动力、摩托车领域的宗申动力、汽车领域的北汽、吉利、东风等等。
在此次拜访中,洪暹国将自己的建议给了三一重工,而这也是其对所有闯进农机行业的业外巨头们的态度。
在洪暹国看来,业外巨头们有着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在资金和技术上也有着一定的积累。“它们要是进来,就不应该在中低端领域和已经严重过剩的本土企业竞争,而要把外企当做竞争对手、投入到高端产品的生产和研发上去。”洪暹国对记者说,“如果真的这样做了,这些业外巨头将有希望提高农机自主品牌的竞争实力。它们的进入,从长远来看对中国农机行业是一件好事!”
另外,值得我们期待的是,据说工信部等有关部门已经注意到了目前高端农机产品的问题,正和协会等有关部门研究拿出一个支持高端农机产品研发的方案,尽快改变我国高端农机的不利局面。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