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上午10时,河南叶县燕山水库施工现场花团锦簇、彩旗飘扬。国家投资14亿元的淮河上游洪水控制工程--淮河燕山水库前期工程开工仪式在此隆重举行。河南省省长李成玉、副省长李新民,河南省有关厅局长,淮委防汛抗旱办公室主任徐英三和淮委建管处有关负责人出席了开工仪式。燕山水库位于沙颍河支流澧河上游干江河上,坝址在京广铁路以西河南省叶县宝安镇小燕山以北的杨楼村,控制流域面积1169平方公里。
燕山水库是国务院确定的治淮骨干工程,它是淮河上游继板桥水库、石漫滩水库后的第三座大型洪水控制工程,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控制干江河水位来调蓄沙颖河洪水。沙颍河是淮河上的最大支流,流域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自西向东横穿河南省腹心地带,干流流经河南平顶山、漯河、周口等城市,并与京广铁路、107京深国道相交,漯河以东广大平原是黄淮海平原的一部分,是我国农业重点开发区之一。建国后,根据"蓄泄兼筹"的方针,在沙颍河流域内修建了4座大型水库、14座中型水库和大量小型水库、泥河洼滞洪工程、孤石滩水库等,防洪标准有所提高,但尚未从根本上解决流域防洪保安问题,河南及下游地区洪灾频频发生。为有效控制干江河水位,进一步提高沙澧河防洪标准,满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确保防洪安全、粮食安全、供水安全和水生态环境安全,在澧河支流干江河上修建燕山水库尤为必要。
1991年国务院治淮治太会议确定燕山水库为治淮重点实施项目之一。1996年,《豫干江河燕山水库项目建议书》报淮委。1997年,《燕山水库工程项目建议书》审查会召开。2000年9月4日,《关于燕山水库工程立项有关意见》报水利部。2001年9月,《干江河燕山水库项目建议书》通过水利部审查,并报送国家计委。2002年1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水利部《关于加强淮河流域2001-2010年防洪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燕山水库被列为淮河4大重点防洪水库建设工程之一。2001年12月24日,《关于燕山水库工程资本金筹措意见》报水利部。2002年3月16日,燕山水库项目建议书评估会在平顶山市举行,与会专家们分水文规划、水工地质、概算、移民4个组,对燕山水库项目建议书进行认真的审查和评估,最终形成结论性意见。会前,与会专家对水库的坝址、库区进行了实地查勘。2003年12月9日,由河南省先期投资1000多万元的燕山水库前期工程正式开工,其主要进行施工道路、供电及施工房屋等施工准备。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批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计划在2004年第4季度开始主体工程施工。
燕山水库工程分二期建设。一期工程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总库容8.94亿立方米 ,设计洪水位112.5米,校核洪水位116.12米。二期工程5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总库容23.8亿立方米,设计洪水位124.2米,校核洪水位125.6米。 燕山水库一期工程属二等大(2)型,二期工程属一等大(1)型,工程建设工期5年。
水库枢纽建筑物包括拦河坝、溢洪道、输水洞、电站。拦河坝采用当地粘土斜墙防渗,坝基采用砼防渗墙垂直防渗。一期工程主坝全长4070米,无副坝,坝顶宽度8米,大坝最高34.2米,坝顶高程117米,上设1.2米防浪墙,校核洪水位116.78米,设计洪水位113.71米,正常蓄水位108.14米,汛限水位106.6米。二期工程土坝加高12米,主坝全长5130米 ,另有700米副坝,坝顶宽8米,大坝最高45.5米,坝顶高程129米,上设0.8米防浪墙。溢洪道共10孔,孔口尺寸10*10米,过水净宽100米。一期工程为开敞宽顶堰结构,二期工程闸室部分需在宽顶堰基础上改造为实用堰型,经闸墩、闸墙加高后,孔口尺寸不变。两期工程均采用挑流消能。输水洞为直径6米的有压洞,按二期工程规模一次施工完成。电站一期装机3130千瓦,二期装机41500千瓦。
据悉,燕山水库一期工程淹没涉及河南方城、叶县两个乡57个自然村,受淹人口1992年底基数为26000人,淹没耕地3.1万亩,公路77公里以及输变电工程、电信线路、广播线路等。按规划设计,库区叶县移民安置在库周的辛店、龙泉乡,方城县移民就地后靠安置。
燕山水库工程主要效益有防洪、供水、灌溉发电、水产等。一期工程建成后,将有效保护豫皖两省800万亩土地和600万人口的安全,保障中原腹地京广铁路、焦枝铁路、107国道、京深高速公路及漯河、平顶山等地的安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尤为凸显,其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将澧河防洪标准由目前的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二是减少泥河洼滞洪区的使用频率,为国家节约大批补偿资金;三是有效提高沙河防洪标准,配合其他工程,可使沙河主要河段的防洪标准由10~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四是到2010年左右,水库每年可向河南漯河供水6700万立方米,同时还为叶县、舞阳县45万亩农田提供灌溉用水。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