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辽宁代表团的审议时提出,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推进干部作风转变,深入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这为我们下一步推动东北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困难和风险明显增多。2016年辽宁、吉林、黑龙江的经济增速较低。从现有的省份公布的数据来看,去年GDP增速的后三位分别为辽宁、山西以及黑龙江,后三位东北地区占了“两席”,这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和重视。
从历史上看,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板块。从近代到改革开放中前期,经济总量和比重一直领先全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东北地区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工业发展,都在国家调控下扮演着向全国“输血”的角色,为我国建成独立、完整工业体系做出了重大贡献。直到1988年,全国上缴财税前十名地区中,有5个来自东北。进入改革开放中期以后,由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加上结构性、体制性改革的滞后,东北地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逐渐落后了。为了提振东北经济发展,消除“东北现象”,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措施。
虽经过10多年的振兴发展,东北地区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变化,但长期积累的一些结构性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旦外部环境发生改变,就可能对经济增长形成剧烈的冲击。以黑龙江省为例,近两年经济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还是工业结构不合理。十多年来,工业对黑龙江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始终保持在50%以上,其中能源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最高为72.9%,最低为53.8%,增速最高为13.1%,最低为6.3%。随着近几年我国重化工业增速的下行,石油产量的放缓、煤炭价格的攀升,都对东北地区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冲击。此外,国企改革滞后亦是东北经济遭遇困难的重要因素。调研发现,现在东北地区的一些国有企业中,“等、靠、要”的观念比其它板块的国有企业要严重得多,用人“铁交椅”、分配“大锅饭”、国有股“一股独大”等问题仍然存在。
综合分析,东北经济的放缓,表面上是外需不足、投资拉动减弱造成的经济增长下滑,实质上是没有解决好传统产业发展困境和老工业基地深层次矛盾的问题。应当说,振兴东北经济、打造中国新经济支撑带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升级东北工业结构,提升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尽快形成新的产业经济带和增长极。
第一,贯彻落实各项中央政策,千方百计稳增长。东北三省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并结合“十三五”规划,提前开工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破解发展瓶颈制约。中央政府要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高端制造业投资布局等方面,给予东北地区更多的项目支持,在财税、信贷、土地等方面给予东部地区更多的政策倾斜。要以推动装备制造业为重点,抓住高铁、核电、特高压等重大项目建设为契机,推动东北装备走向世界。
第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习近平总书记在审议时强调,要抓住主要矛盾,明确主攻方向,推进辽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取得新进展,下决心振兴辽宁工业,再创辽宁工业辉煌。下一步,“振兴东北”要紧紧围绕推进结构调整,聚焦“加减乘除”,推进东北地区的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在稳增长与调结构平衡中实现升级发展,挖掘传统产业升级潜力、释放新兴产业发展活力,平衡工业与服务业发展。进一步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对东北地区具有发展条件和比较优势的领域,国家应当优先布局安排。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把推动发展的着力点更多放在创新上,发挥创新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调整结构的“乘数效应”。
第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从整体上看,东北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还有待提高,资本流动不活跃,上市公司较少。把国有企业作为辽宁振兴的“龙头”,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培育核心竞争力,争当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军,加快培育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充分利用各类资本市场,大力推进国有资产资本化、证劵化。结合东北地区国有资本总量和分布情况,组建区域性或跨区域性国有资本公司和运营公司,加快经营不善国有企业的重组和退出,推动国有企业不断提高效益和效率。同时,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切实增强国有经济发展活力。
第四,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我国对外开放已经从招商引资为主,转向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从被动适应转向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东北地区要准确把握这一新特点,实施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一方面,积极引进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服务业态新的企业和项目,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另一方面,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全面贯彻“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加强东北振兴与俄远东开发战略衔接,启动中俄远东开发合作机制,务实推进对韩、蒙、日、朝合作,支持更多企业“走出去”。
第五,创新领导干部考核方式,全面推进干部队伍建设。一个地方要实现政通人和、安定有序,必须有良好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污浊,就会滋生权欲熏心、阳奉阴违、结党营私、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等一系列问题,侵蚀党的思想道德基础。当前,东北地区的很多干部也非常努力,但限于宏观经济大背景,可能有心无力,但也出现了一些“庸政”“懒政”现象。振兴东北经济,要有与干部考核相配套的制度设计,真正把忠诚党和人民事业、做人堂堂正正、干事干干净净的干部选拔出来。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提高领导干部发展经济的能力,使之与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