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是内蒙古兴安盟水利投入强度最大、项目实施最多、计划执行最好、群众受益最多的5年,全盟在水利重大项目等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水利投入达到35亿元,是“十一五”投入的4倍。
一是水利重点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引绰济辽调水工程、绰勒水库下游灌区工程和嫩江干流治理工程被国家确定实施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绰勒水库下游灌区工程已于2015年开工;引绰济辽工程项目建议书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可研报告已通过水利部审查;乌布林水库项目建议书已通过松辽委复核,可研报告已通过水利厅审查;耿家屯水库项目建议书已完成;白云花水库已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备选项目。
二是民生水利建设成果丰硕。共完成总投资3.8亿元,建各类供水工程756处,累计解决了4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围绕增粮增收,全面实施了农田草牧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农田灌溉面积136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42万亩。
三是防洪减灾能力显著提升。健全了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完善了防汛抗旱预案体系,加强了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完成了老母山等6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了洮儿河治理、霍林河治理、中小河流治理、山洪沟治理、抗旱应急水源建设和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有效应对了局部地区水旱灾害,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损失。
四是水生态建设成就显著。以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核心的水管理制度体系框架基本建立,“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实现盟县两级行政区全覆盖。全面加快了水土保持治理进程,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85万亩,完成国家项目投资2.5亿元。
五是水利管理和改革得到加强。出台了《关于加强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规定,进一步规范了水利工程建设秩序。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完成了乌兰浩特市试点县的改革工作。开展了乌兰浩特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完成了察尔森水库下游灌区末级渠系终端水价测算和审批。乡镇水利站批复了机构,落实了人员,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改革全面完成。第一次水利普查圆满完成,基本摸清了水利家底。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