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3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CIOE)、中国智慧城市产业联盟共同主办的“2014智慧城市市长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5号馆2楼会议室举办,会议期间上海世博发展集团副总裁杨庆云做了关于世博会园区的后续开发和智慧园区建设情况做了介绍,以下为整理的演讲实录:
杨庆云:大家对10年的上海世博会可能还是记忆犹新,那一幅幅精彩动人的画面应该是历历在目。大家对当时的世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一定有很多的体会。但是世博会以后,园区的后续开发利用、整个世博主题的演绎怎么样,可能大家非常关注,也希望了解。我们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10年以后,把世博园区作为上海六大重点开发建设区域之一,在加快推进建设,特别是经济推广世博会的科技成果,力争把整个园区打造成高品质的、顶级的公共活动中心,大家可能都很关心。今天我想利用这个机会,把我们园区的一些情况给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和各位代表做个介绍。希望在整个园区后续开发利用过程中,能继续得到在座各位领导和代表们的关注和支持。
具体从三方面汇报:第一,整个园区的开发定位和规划。我们在整个世博园区的开发利用上,总体上还是坚持传承世博理念,放大世博效应。为了将整个园区打造21世纪市级公共活动中心的功能定位,将园区建成知名总部区,商务与绿色生态融合的世界级工作社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低碳示范区。
在整个园区的开发理念和建设模式上,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形成一些特点,一个就是以人为本的建筑空间布局形态,大家到上海都看过,我们有些区域在过去规划阶段,因为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考虑的比较少,另外当时的经验也不是很丰富,所以你人走进这个区域以后感到不是那么人性化,也不方便。但是我们这个区域从规划开始就引进最新的理念,总体上是考虑要建成一个小街坊、高密度、紧凑型的接取,形成多样性的公共活动走廊,创造功能多元、尺度宜人、品质高雅的城市空间。
生态智慧城市示范区,这和今天大会的主题是非常吻合的。我们基于园区的管理与服务,商务与产业等信息化需求,对世博园区信息化总体进行规划设计,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智慧城市示范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的规划提出了139计划,1就是一个愿景,生态智慧示范区。三大基础,包括信息通信网络、云数据中心以及感知物联网,九大类包括基础信息建设、虚拟园区建设、旅游休闲信息化、酒店信息化、国际社区信息化、总部商务信息化、商贸信息化、文化产业信息化以及会展信息化。
第二,当前我们整个园区开发建设的推进情况,特别是重点的世博轴项目建设情况。世博轴项目,世博轴现在还在世博园,是源头里面。是作为伟大永久性保留建筑基地,目前是世博园区最大的单体项目,总共30多万平方米,是大型商业综合体,在世博会以后,我们和上海的一个集团合作,保持原有建筑特色和功能的基础上,按照大型基础设施综合利用的要求,改造集交通、休闲、餐饮、娱乐、购物和展示一体的全天候体验式的消费市服务超广的商业综合体,目前已经整体开放。在五一小长假期间,整个客流量达到70万人,五一当天是30万客流,就是世博轴这个大型商业综合体。
世博酒店群项目,位于世博中心和主体馆之间,整个项目用地4.7公顷,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其中地上19万平方米,包括4栋高档次、高品质的酒店,两个五星,一个精品,一个是公寓式酒店,其中五星里面有一个白金五星。我们在规划上没有像其他区域,在整个布局上很零乱,但是有专门的功能划分,要确保整个园区的高品质。
第三,智慧园区建设的初步考虑。刚才姚院士讲了三个观点,我非常赞同,而且我感觉很有收获、很有体会。他的第一观点是智慧城市或者智慧园区是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是要我们不断向前迈进,也就是说我们始终是在奔向智慧的路上,因为整个技术,各方面的情况都在变化,他没有理想的模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二是现在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常快,更新非常快,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些新技术,包括刚才讲的云计算、物联网、3G、4G等等,利用这些新技术来武装我们的城市,为我们社会、为我们公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这是很关键的。我们不要追求形式,我们要追求那种体验式的看得见、摸得到的真正管用的东西。三是这项任务非常艰巨,需要我们创新,需要在座的各位企业家、公务员、其他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合力支持,共同推进。某一方面都不可能完成,所以非常赞同姚院士的几个观点,我很有收获。
从上海来讲,在“十二五”期间就把整个智慧城市作为重点战略之一,我们世博园区作为上海整个区域承载整个功能转型和功能提升的重要任务,所以整个智慧园区的建设对于我们整个园区未来的目标定位是非常关键的,大家知道世博园区面积不大,但是它从智慧城市建设方面讲有很多的基础和有利条件。比如开放的定位上,我们要传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理念,为了将世博打造成21世纪的标志性的世纪公共活动中心的目标定位,打造一个集约、共享、便捷、高效的世界级城市新地标。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