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机械工程学
- 作者:姚其槐 著
- 页数: 400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 : 9787111517894
- 出版时间: 2015-12-01
- 包装: 精装
- 开本: 16开
- 定价:¥92.60元/本
- 版次:1
《精密机械工程学》以涉及机械设计、加工与运用的精密机械工程学为主题,在这一相对狭窄的内容范围上进行整理归纳与总结提升。全书分成三部分内容:一是概论篇,介绍一些在技术上相对基础而敏感的话题,以及一些与市场变化前沿密切相关的精华内容;二是理论篇,精密二字应该包含精细、精确、精良、精华和周密、缜密、致密、机密等多层次的内容,不仅仅是零部件尺寸上的精密入微,更要围绕人们实现精良产品的中心目标展开讨论,力求建立理论思路清晰明了的体系;三是经验篇,把经验总结出来,记录下来,运用公开。本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及其设备等教科书,而是一本侧重于机械设计与加工的、并为其提供基础和共性综合知识的辅助教材,一本联系市场变化与产业前沿信息的参考书,以及一本促进机械产业升级创新的专业基础书。
本书适合机械大类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以及从事机械设计、汽车设计等相关人员阅读。
工学是工程学的简称。在日本出版了许多机械工程学系列的书,例如传热工学、振动工学、计测工学、超声波工学等,其中就有精密工学方面的书。然而,相对于超声波、传热、振动、计测等比较具体的名词来说,精密二字的具体含义就抽象和复杂得多。
从广义上来说,精密二字是对人们研究的世间万物的定性、定量分析的精细与周密程度的评价。从狭义角度来看,精密工程学的研究内容应根据研究对象的具体目标来定,在具体的专业范围内展开,成为一个具体工程领域的狭义精密工程学。与之对应的则是广义精密工程学,其研究范围广泛,不仅必须把工程领域的定性、定量分析研究的具有共性的成果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提升,形成系统而井然有序的理论,而且必须对工程基础科学理论有更深层次的学习与思考,以期能解决问题,并进行创新,这无疑是一个庞大而艰巨的任务。
本书以涉及机械设计、加工与运用的精密机械工程学为主题,在这一相对狭窄的内容范围上进行整理归纳与总结提升。全书分成三部分内容:一是概论篇,二是理论篇,三是经验篇。通过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高从事精密机械设计的能力,进而运用到工程实践中,设计与制造出更新的、更精密的产品。本书不是传统经典意义上的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机械设计、机械加工工艺及其设备等教科书,而是一本侧重于机械设计与加工的、并为其提供基础和共性综合知识的辅助教材,一本联系市场变化与产业前沿信息的参考书,以及一本促进机械产业升级创新的专业基础书。
本书从美国克里斯·埃文斯著、蒋向前译的双语版《精密工程发展论》一书中受益匪浅。该书第圆缘页有一个微妙的说法值得注意:“ 似乎没有理由表明为什么具有一定用途的机器结构不能像通常的问题一样简化成数学问题,从而采用直接和特定的方法得到所有需要的形式和布局,然后从中随意选择。” 跟着这个妙想而来的评论就有一点悲观:“现在,解决这类问题只能靠精通这个学科的人的直觉和经验,但却无法与其他人进行交流。”
不仅在美国,而且在日本,以及大多数国家,也有学者面临同样的难题。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笔者有幸阅读到了日本早稻田大学中泽弘教授的《通俗精密工学》一书。中泽弘教授在该书的前言中写道:“在日本虽然有精密工学会这样的大学会,但是精密工学这门学问究竟如何还是不明确的,而且即使作为学问也还未建立体系。我在大学里教授精密工学,从这个角度,至今仍为究竟应该教授些什么感到烦恼,我十分羡慕像热力学、控制工学,这些建立了体系的理论清晰的学问……” 笔者曾在日本读到《通俗精密工学》一书中的上述文字时,正是我面对诸多日本产业工程技术难题订单寻找解决答案的时候,确实感到精密机械工程的内容极其广泛,原理分布在跨学科的各个领域,且不易系统归纳与集中,由此产生了对“ 通俗精密工学”这一学问的肃然起敬。我不得不努力学习、研究、实践、思考、总结与归纳,一些原理、法则、公理也就是在那个时期的实践经验中开始体会感悟出来的。我们需要进一步去发现、补充与完善新的原理,要把那些习以为常甚至于无意识的东西挖掘出来,把实践经验提升到理论层面。为将这一艰巨任务得以推进,笔者顾不上才疏学浅,而把这些体会感悟汇集成书,以期与大家交流。
关于书名,《精密工学》显然要比《精密工程学》的概念清晰,工学就是工业的学问,工程学的范围则要更广泛,可以是农业工程、艺术工程或者其他。不过,只要把《精密工程学》冠之以“ 机械” 二字,写成《精密机械工程学》,简称《精密工学》,就相对准确了。
思索至此,正本清源,“精密学” 更是普遍存在的大学问,世间万物,要想得更清楚,要做得更好,斟酌、衡量、吟味,怎能没有精细致密的理论指导呢?倘若人间有“ 精密学”,以此观察世界思考问题,可不得了,明知谈何容易,也只有奋力耕耘向前。
本书出版之际,得到许多前辈友人的指导帮助,引用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文献资料,在此谨致敬谢之意。